互联网医疗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是永生还是灭绝
这是个问题。
曾经有那么两年(2014-2015),有那么一群创业者、媒体记者和投资人把“互联网医疗”吹成了解决看病难、改变民生、颠覆行业、消灭医生甚至人类从此没有疾病的救世主,然而和所有被人类追捧为救世主的主一样,最终都没有好下场……比如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只不过,这次“互联网医疗”的十字架比往年来得早了些,刚刚火了没多久就迅速挤入寒冬期。从2016年初开始,鲜有打着“互联网医疗”名义的创业项目获得风险投资,尤其是初创项目。直到最近,好大夫在线再次获得了2亿元人民币投资,才使得这个行业稍稍有一点死而复生的迹象,但打着“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创业公司仍然在投资圈内不被待见,大批打着“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创业公司纷纷转入地下,去办医疗实体,去成为他们原本宣誓要消灭的对象。
那么,
这个从天掉到了地的“互联网医疗”到底是什么?
能解决什么问题?
医生在互联网医疗中的位置和价值是什么?
互联网医疗又能给医生带来什么?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如何面对和把握
互联网医疗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医疗的前世
互联网根本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时间,二是空间,由于时间和距离的相对缩短,衍生出了互联网的其他价值。
传说早在商纣王时代,就有悬丝诊脉,用丝线解决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问题,当然那时为的不是缩短距离而是拉长距离从而满足伦理需求。
比较接近现代互联网形态的医疗行为应该是在1876年电话发明和普及之后,医生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并初步诊断提出诊疗建议。电话问诊这样一种新事物,还有人写文章发表在了Lancet上(HODGKIN K,1954)。美国人在1989年成立了一家MedPhone Corporation,专门利用电话问诊来拯救千里之外需要心脏复苏的患者。所以不要说什么“轻问诊”是自己首创或发明的,说话之前先查查文献、多读读书。电话问诊那个年代医疗管得松,医患关系也比较好,现在医生和患者在电话里的基本的套路是:你这个可能是xx病但也可能是xxx病,最好到我门诊来看一下。
大约100年前,有个卢森堡裔美国无线电发明家、出版家叫Hugo Gernsback (1884 –1967),设计了一个命名为teledactyl的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他预测50年后(1975年),医生就可以通过电视和无线电遥控检查设备来远程和病人沟通并检查身体,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一部科幻小说。差不多到了196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开始研发远程医疗相关技术,意在解决宇航员万一在天上突发疾病的问题。后来不久,美国的航空公司发现,在天上可能生病的不仅是宇航员,坐飞机的乘客生病的概率可是要比宇航员大得多,于是航空公司在波士顿机场和麻省总医院之间搞了一套远程医疗系统。到了1970年代,美国政府觉得这个远程医疗肯定是未来的方向,能解决农村人民缺医少药的问题啊,所以投入了大把美金资助远程医疗的技术研究。当然估计这些研究主要是养活了一批研究人员并发了一堆论文,没有什么实际有效的普及应用。
1925年2月的《科学与发明》杂志封面:一个医生通过无线电技术诊断患者
……未来的医生只要通过这台设备,哪怕隔着一点距离,不与病人直接接触,都能给他看病。医生只要在一个房间操纵设备,就可以给躺在另一个房间的病人做检查,而医生通过屏幕就能看到病人的反应。
……50年后的1975年,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账单、报告或重要文件上签名了。只要在办公室操纵设备就可以传感到另一头,人们就可以通过屏幕利用另一头连接设备的笔在文件上签字。
在人们的早期想象中,X光片、心电图、血压、心音、体温都可以通过一台神奇的装置,冲破时空的束缚,被统一采集
在没有互联网技术、VR的昔日,洛杉矶Doctor's Hospital的同行已经想出法子通过望远镜和反光镜来远程观摩白内障手术
以上这些听起来不太靠谱的爷爷级“远程医疗”都是基于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一根丝,到后来的电话、有线电话、无线电、闭路电视、彩色电视、无线电话、可视电话……这些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远程医疗”的普及。
直到1989年,互联网的诞生,“远程医疗”才华丽地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医疗”,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以及医疗终端设备、医疗信息的数字化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内容和形态也在快速扩展。当互联网和医疗相遇,曾经受时空所限的医疗实体仿佛突破桎梏,瞬间充满了无限想象力。2014年是互联网移动医疗项目呈井喷式爆发的一年,它的触角遍布信息数据、医患社区、医疗支付、教育培训、医药电商、医疗O2O、远程医疗、行业媒体等方方面面,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全方位改善了人们的就医体验以及获取医疗资源的途径。
“互联网+医疗”的基因一度是创业公司为之骄傲的标签,他们陆续进场,试图在这片蓝海颠覆传统医疗的格局。然而, “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目前把和医疗相关又应用到互联网的都归入“互联网医疗”,有点混乱。一些传统医疗产品销售商搞个网站也说自己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这样不仅显得有“概念”,估值或股价也能涨一涨。当然这种事情不仅在医疗领域存在,哪个行业都是如此。曾经有个煎饼铺子,搞搞互联网营销,就说自己是“互联网煎饼”,好像加上了互联网这个修饰词,煎饼就不再是煎饼而是高科技产品了。医疗行业的“互联网煎饼”比比皆是,弄个网站就说自己是“互联网医疗”了,弄个APP就说自己是“移动医疗”了,真是蚂蚁爬上网就以为自己是蜘蛛了。
于是,大家不禁要问:
互联网医疗目前有哪些功能分类?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阻力是什么?
互联网医疗的今生
>>>>互联网医疗的分类
这么混乱的领域总要有个分类,所以我把互联网医疗按功能分为8大块:
√医药信息数据平台
√医生工具与企业工具
√医患在线社区
√医药行业媒体
√医疗教育培训
√医药电商
√医疗O2O
√远程医疗
这8大类基本可以一窥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及相关领域的应用,那么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移动医疗属于互联网医疗吗?医院信息化升级是不是互联网?运动、养生、保健算不算医疗?互联网医院又该算在哪里呢?
我会逐一剖析。
>医药信息数据平台
医疗领域的信息和数据非常庞大,平时调阅很不方便。早年查篇文献都要跑图书馆翻期刊,找到文章再誊写,后来先进了可以复印,但是效率都很低,一篇文献都能折腾掉一天时间。有了互联网后,情况不同了,打开Pubmed网站,一搜,找到文章即可有全文链接,下载PDF全文,把一天的时间缩短到了几分钟。国内类似的平台有万方、维普等。
>医生工具与企业工具
医生要开药给病人,但是医生并不能记住所有药品的名称、剂量、剂型和用法,其实还有价格(这个内行都懂)。以前医院药剂科会印本小册子发给医生,方便医生开药时查阅,现在有一些APP手机端就可以查阅药品信息,甚至提供药品配伍禁忌的自动提醒,比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类似的,还有医学专业字典,补液计算工具等。但这些更多是通过互联网下载到手机端的工具软件,本质上和互联网关系不是太大,尽管这些产品都自称“移动医疗”。
医生还是一个有收藏癖好的人群,普遍喜欢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的、被普通人视为恶心的疾病图片。所以有一些基于互联网的病例资料管理工具应运而生,比如杏树林的“病历夹”APP,还有个“医库”APP也提供类似功能。
除了医生,医疗机构也有很多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比如在线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沟通、在线随访、在线取报告等客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需求。解决此类需求的企业很多,面向较大医疗机构的有“东软熙康”、“杭州卓健”、“微医”、“健康之路”等提供所谓“互联网医院”产品,面向小诊所的有“丁香云管家”、“平安万家”等提供所谓医疗SaaS产品,当然也有一些大型医疗机构自己开发类似产品的,比如上海瑞金医院的APP都是自己开发的。
虽然现在这些人家都自称互联网产品,但我个人把这类产品都归入医生个人或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改造,只是有部分功能确实涉及了互联网
>医患在线社区
比较典型的医生专业社区是“丁香园”,在1999年从一个BBS起步,聚集了大量年轻医生和医学生,在上面分享信息,早年主要分享怎么免费获取国外文献全文,后来逐步发展到行业资讯、病例讨论等。还有个差不多的医生社区叫“爱爱医”,但影响力上没有丁香园那么大。看到人家聚集了这么多医生,人气旺旺的,自然少不了模仿者,但是社区这东西的成长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不是光努力就能做成的,所以也有一些后来的公司想做类似事情,但是没能成功。
除了医生社区,还有患者社区,患者人数多所以社区就比较多了。比如糖尿病患者社区“甜蜜家园”,肝病患者社区“肝胆相照”,艾滋病患者社区“知艾家园”,几乎只要是个常见病就把一群患者聚拢在在线社区。有的是患者自发的网络患者组织,类似以前线下的癌症患者俱乐部,但是因为患者都是消费者,是金主,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所以现在大多数的患者社区都是一开始就带着商业目的而组织的,比如医疗美容领域的“更美”、“新氧”,目的都是让患者在社区中积聚,然后导流给线下机构,与机构分成。当然,商业机构也提供了客户价值。
还有一些所谓“医患”社区,主打医生和患者在一起“社交”,那基本是扯淡。医生没时间和患者社交,也不应该和患者社交。如果真有医生和患者一起“社交”,那要注意这个医生是不是托。
>医药行业媒体
任何行业都有媒体,医药行业也是如此,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有“医学界”、“健康界”、“看医界”、“梅斯医学”,这些是面向医疗圈专业人士的,还有“丁香医生”之类面向大众的,而“动脉网”则是专注医疗领域投融资的。现在行业媒体都依赖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来吸粉和传播,所以和自媒体只是等量级的差别,没有特别大的边界。自媒体越做越像媒体,媒体越做越不如自媒体,这是整个传媒行业的共同现象。
>医疗教育培训
每个行业都有在线教育,做的比较火的是英语在线教育,所以就有人琢磨着怎么也给医生护士教育教育,顺便收收钱。但是做这个业务其实不那么简单的,一是内容生产很困难,好的医生不一定是好的老师,讲不清楚就没人听,而不是专家级医生则不够专业,生产不出高质量内容;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医生护士都那么忙,没有考试晋级学分要求的话,没多少人去主动深入学习;三是支付能力不足,医生护士都是穷光蛋,还让他们自己掏钱学习,这基本是向富士康工人兜售爱马仕包包。有些财务上比较成功的“医学在线教育”的网站本质是学分交易网站,学习只是一个幌子。
>医药电商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线销售,药品、器械、设备、耗材等也不例外,但是医疗行业关乎人命,涉及基本民生,因此政府管控非常严格,以至于目前处方药在网上实际销售量并不大,一些药品电商也是通过变相方式去销售处方药,绕开监管。
和其他产品销售不同,医药产品销售并不是由患者直接决策的,更多是医生决策患者埋单,所以没有医生的医药电商也只能卖卖奶粉、保健品和计生用品之类普通客户直接可以决策的产品,哪怕有了网上药品销售的牌照,也不等于有客户。药品电商如果只看药品部分利润,应该都处于巨亏状态,因为没有医生就没有处方,没有处方就不能卖处方药。
基于这个道理,我个人觉得“好大夫在线”是可以做成医药电商的,那里已经有医生、有病人、有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服务交易,增加一个产品交易并不复杂,比如处方药。医生开不开电子处方只是一个与传统药品销售渠道的利益博弈问题,什么叫利益博弈,就是说医生线下开处方得到的好处多还是在线开处方的好处多。按现在两票制药品零差价进医院的趋势,当线下开药毫无利益时,那么在线开药就迎来了春天。需要说明的是,在线的“好处”不一定是钱,也可以是便捷。
>医疗O2O
O2O(online to offline)是曾经火了一把的概念,意图是把原本基于线下实体机构的服务从实体中剥离出来,让客户和服务提供方(一般是技术人员)直接在线交易,摆脱实体机构的剥削或,比如上门按摩、上门送餐、上门生鲜、上门化妆、上门洗车,所以有人就机智地认为也可以做上门医生、上门护士、上门送药等。
可惜的是,这些企业现在应该基本转型或倒闭了,比如药给力(送药上门)、e陪诊(送护士上门)。曾经有个“滴滴医生”的新闻事件,专车送医生上门看病,这个消息一出所有的医疗行业人士都在说扯淡,而一部分媒体和投资人却兴奋地觉得医疗快被颠覆了,因为再也不要去医院受气了——当然结果是,他们目前还是要去医院受气。
O2O的集体失败不是医疗行业一家的特殊情况,而是所有行业的情况。当然也有人说餐饮行业O2O做成了,比如饿了么,但本质上饿了么是”非标产品电商+物流”,是把做好的饭菜通过急速快递送上门,而不是服务的O2O比如厨师上门。
这些失败的O2O项目根本上是违背了“效率”和“成本”的原则,送人上门是低效且高成本的,靠资本补贴来逆着势能而上,大概率上是会重重地摔下来,因为钱总有花光的时候。当然,解决了效率和成本问题,O2O还是有可能的,在医疗领域我也确实看到了一些机会和项目,但这些属于商业机密,不能展开讨论了。
>远程医疗
我个人认为通过互联网远程实现医疗的核心行为,比如咨询/问诊、检查、诊断、会诊、治疗方案制定、治疗等,是互联网医疗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互联网医疗的骨架和肌肉。
远程咨询问诊在技术上实现比较简单,最早通过电话、无线电,现在可以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微信或专业的医患沟通APP。这块做得比较好的还是“好大夫在线”,在10年前就开始应用互联网解决患者找医生的的问题,坚守底线耕耘十载,非常不容易,不仅帮助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在网站上就能找到一二线城市的专家医生,更帮助了很多年轻有能力但在体制内得不到公平机会的医生获得了病源,实现逆袭。好大夫在线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不浮夸、不玩资本概念、不倒卖病人资源,虽然现在变现能力还存在问题,商业上还不算最成功,但是其行业价值目前同类企业中无人能出其右,是被资本市场低估的。
远程检查则依赖于化验检查终端设备的便携性、数字化和精准度的提高。比如血常规、B超、心电图、血压计、血糖仪、皮肤镜、口腔镜等,这些都是远程检查的数据信息采集端。远程诊断和会诊都需要基于远程检查的信息数据来实现,诊断明确了治疗方案就很容易制定了。
实现起来比较难的还是远程治疗。当然最简单的治疗是开处方,这个已经不是问题,难的是怎么让患者按时按量吃药,更难的是如何实现操作类的治疗,比如拔牙、激光点痣、药物注射甚至手术。美国人为了解决海外士兵手术的问题,发明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期望通过专家医生远程操作一个游戏机一样的终端来操控远在海外航空母舰上的手术机器人来完成手术;不过,实际上这项技术更多的是在本地进行,因为提升了外科医生的手术视野和视角、手术的精细度,从而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
请注意,操控达芬奇机器人的主刀医生在图片右下角,而不在手术台上,机器人和操作终端可以在一个房间的两个角落,也可以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这是未来远程手术的利器。(图片由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教授提供,特此感谢)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阻力
目前互联网医疗很不受资本市场待见,因为资本砸了上百亿的投资款,但没有看到哪家企业能实现规模化盈利,甚至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楚。互联网医疗的创业公司老板都很焦虑,其他领域互联网创业只要抄抄美国模式就行,什么我是中国的Facebook,我是中国的Twitter,我是中国的亚马逊,我是中国的Youtube……唯独医疗没有什么可抄的模式,因为连美国人的互联网医疗都活得很惨淡。
互联网医疗为什么在全球都是困难户?
我觉得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阻力主要有七点:
1.既得利益者太强大
2.用户习惯和观念待养成
3.政策法规束缚
4.医疗服务价格过低(仅限于中国)
5.医疗支付权责不完善
6.跨界人才太少
7.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这么看来,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变会搁置不前吗?
并不。
那么,它又能走到多远呢?
预见未来,改变现在。
未来会是什么样?这取决于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管哪天问这个问题,答案都是一样的,今天总是在发生两件事情,一是需求对抗,二是技术革命。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医疗市场的五大角色需求和需求对抗
医疗市场的领域按立场分为五个角色,普通自然人、医生、医疗机构、厂商、政府。这五个角之间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就像一桌麻将:四个打麻将的,加一个端茶倒水做服务的。
>普通自然人:我要最好的医生、最好的疗效、最好不付钱!
作为普通自然人,在吃得好、穿得暖、有地方住这些人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人类就要迫切解决另外两个需求,一个是过得开心(娱乐),一个是活得久(健康)。医疗是维护健康最直接的措施,毫无疑问是迫切需求中的最迫切。当人发生疾病或怀疑自己发生疾病时,寻求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帮助是刚需,那时那刻大多数人可以暂时放弃娱乐需求的,比如少打两盘王者荣耀,先去医院把肚子疼看掉。
人性的懒、贪、馋本质决定了普通自然人对医疗的需求是快捷、优质、便宜。快捷到什么程度?最好是躺在家里就把病看了,实在不行就去附近医院,再不行就只能跑北、上、广。优质是什么?目前来说是找最好的医生、去最好的医院,未来可能是最好的AI系统。便宜成什么样?最好是自己不要掏钱,甚至还能有钱赚。互联网恰恰能满足这三点。快捷,打开手机就可以和医生在线沟通;优质,挑一个网评好的医生看;便宜,节省掉了路费住宿费、银行提供在线分期付款、保险公司直接在线赔付、医保卡在线可刷。
>医生:听说过优质病人没?治你的病我最擅长,钱准备好了吗亲?
在AI完全替代人之前,医生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但是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有明确的冲突。患者在看病时希望尽快和最好的医生联系上并且不花钱,而医生则希望优质患者来找他并且时间由医生掌控。医生期望的“优质患者”一般来说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疾病与自己专业高度匹配,二是有良好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互联网医疗能让优质医生提高获取患者并筛选“优质患者”的效率,而并不一定需要看门诊或急诊来实现这一需求。医生也是人,也具备懒、贪、馋的本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会遭遇患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对抗,此时往往需要用伦理来作平衡,但伦理这件事就全在个人理解了,整体上并不可靠。能够有效制衡医生过度追求利益的是法律法规、支付机制(比如奖金制度、医保政策)和患者的“买家”评论。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患者的“买家秀”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有了互联网之后,口碑评价可以沉淀在一些载体上,比如好大夫在线上的患者评价。“买家秀”成为束缚医生行为的利器,同时也是医生揽客的招牌。医生招揽客户的另外一个方式是“卖家秀”,方式有很多,目标都是让患者搞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并且产生信任。
>医疗机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我就是要少花钱、多赚钱!
除了极少数以慈善为真实目的的非营利医疗机构,大多数的医疗机构,无论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医院,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医疗机构这样一个现金转化器来获取更多的钱。即便是在中国的公立医院,仍然要追求经济收入,因为虽然带着“公立”的帽子,但基本上是自负盈亏,要想办法把钱赚来发奖金、买设备、搞装修、造大楼。此时,患者和医生的需求是和医疗机构有着激烈的对抗。患者希望得到好的医生和好的服务但不给钱,医院是希望低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高收入,低成本包括了医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高收入包括了患者的消费总额(单项收费标准既定的情况下)。
严格来说,医疗机构要划分为“市场化医疗机构”和“行政化医疗机构”,两者的决策者的利益诉求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市场化医院来说,曾经通过互联网可以低成本的获取客户,而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互联网更多的是院长的政绩体现,其实有没有并无本质关系。
>厂商:我现在活得挺滋润,你们千万都别折腾。
药品、器械、设备、耗材等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及后勤、安保、物流等服务于医疗机构的服务型企业,都高度依赖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之间关系的稳定,如果一旦稳态被打破,很多企业的业务可能会严重下滑甚至倒闭,原本耗费巨资搭建的公司结构、市场策略和人脉关系网络都可能被洗牌。所以厂商是最怕互联网对医疗原有生态进行破坏和重建,毕竟公司老总都年纪不小了,学习新事物可能要下辈子再努力了。
>政府:我要医疗控费,不管你们是白鸟黑鸟,能帮我控费的就是好鸟。
作为一个超大型企业也就是国家的经营者,政府在道义上承担了员工健康保障的重任,但是一个企业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那么多员工的吃饭问题和精神思想问题首先要解决,其次要参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内部建设硬件设施,也要外部防范和参与其他企业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斗争,整体开支很大,很多时候不得已要通过多印点钞票来解决财务问题。但是印钱有很多副作用,所以如何控制成本,花最少的钱解决最多人的医疗问题是所有国家政府的需求。“医疗控费”不仅是中国政府在医疗上的中心思想,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的基本逻辑。互联网对于政府来说,只要是能在保证安全不出事的前提下,让政府少投入就是“好互联网”,给政府添麻烦又要多花钱的就是“坏互联网”。但是互联网发展太快,很多东西看不懂,所以在暂时分不清楚是好是坏的时候,让你们先玩起来,哪天看明白了,打击一下坏的,帮扶一下好的。
那么,冲突来了。
老百姓希望看病又快又好又便宜,医生希望自己少干事情多拿钱,医疗机构希望患者多花钱医生少拿奖金,传统厂商希望你们保持原有姿势谁也别影响我的利益,政府则真心希望人民身体健康且少花钱。各方的关系就好比一桌麻将,患者、医生、医疗机构、政府四者坐一起打麻将,厂商在边上端茶送水,大致是这么一个关系。本质上讲,打麻将是一场零和游戏,你赚了一块钱,是因为有人输了一块钱,况且,边上还有一堆端茶倒水做服务的,这些都要由牌桌上的人买单。所以,无论互联网医疗还是传统医疗,不要说什么多方共赢,台面上钱就这么多,只不过谁多一点开心一点,谁少一点苦闷一点罢了。
作为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也是端茶送水的一份子,但是会和原来端茶送水的哥们抢生意,也可能给患者送了水惹毛了医生,给医生送了水惹毛了机构,给机构送了水惹毛了政府,给政府送了水惹毛了其他所有人。
所以,对于平台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比如好大夫在线、微医、平安医生等,如果不能伺候好麻将桌上的所有人并防着其他送水的兄弟背后捅一刀,那么只有死路一条。而对于单一服务于某一或某两个角色的互联网企业,要注意自己的尺度,不能帮着服务对象赢太多钱,万一有一个玩家不太守规矩,可能会出手把你揍一顿,然后赶出场去 ,再把其他玩家摁住重新玩。
>>>>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取代医生不算革命,永生或灭绝才是
尽管金钱和权力可以掌控局面,但是当革命性的技术出现时,谁也无法阻挡利益格局的破裂和重塑,因为革命性的技术能让原本弱小的一方突然变得强大。比如狩猎技术改变了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地位,蒸汽技术和航海技术改变了欧洲小国的全球性地位,核武器技术改变了二次大战各国的胜负地位……
互联网技术本身就是一次革命,早期联接的是人与人,后来联接人与物和物与物,再后来就是融合人与物,再在后来就没有人的什么事了,互联网+AI会改变人与物的地球主宰地位。有兴趣可以具体可以参考《未来简史》一书。
在碳基生命还是地球主人的当下,谁能够让互联网在医疗领域产生革命性的技术?目前还不知道,但可以推测的是,革命性的技术源自解决治疗效率和治疗成本的需求。一桌人打麻将,如果能让普通自然人不生病或者彻底消失,那么这桌麻将可以散了,这是终极解决方案。假如做不到这点,那么过渡性的解决方案是让医生变成机器不收钱或收很少钱,那么这一桌的其他三个人都会玩得都很愉快。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是解决医疗问题的过渡性但革命性的技术,而人类的永生或灭绝技术则是解决医疗牌局的终极性技术。
目前的互联网医疗都是人工智能这个神经系统的零配件或过渡性的形态,最终能为人工智能医疗服务的形态会被保留下来融入整体,而最终不能为人工智能服务的形态都会慢慢消亡。
技术源于需求和解决需求对抗,但最终可能通过消灭需求来实现。
这是我对互联网医疗的预判。
本文转载自:飞诊
术语维护:疾病|症状|药品|检验检查
用标准不断拓宽
健康医疗数据共享的边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会员权益,一起开启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的归还运动!